系统定位

气象服务分系统属于应急技术支持类系统之一,从技术层面,用于支撑核设施场外的气象诊断与预测,而且气象预报数据是事故后果评价的重要输入。
在应急响应阶段,应急工作中所需的气象数据由应急协调委成员单位国家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提供;
在应急准备阶段,国家核应急组织进行演习培训及中心进行科学研究时,本系统通过气象参数本地化及观测数据同化处理(关注核设施局地风场),搭建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的大数据业务服务系统,为后果评价提供气象预报数据支撑。

 

 

 

系统特点

 

气象可视化

气象可视化是将气象数据以图形或图像的形式呈现,以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气象情况和变化趋势。气象可视化在数据呈现上有许多种形式,如雷达图、气象卫星图、气象地图、气象动画和气象预报图等。

注:气象服务分系统按功能模块主要分为以上四个子系统

气象同化

气象同化是提高气象模式初值质量的有效方法,是当前气象、海洋和大气环境和水文等诸多领域科研、业务预报中的关键科学⽅法。国际气象组织通过全球的国际交换站收集到实况的气象资料,这些气象资料进入一个数值模式的同化系统中,经过一个四维变分同化,输出未来10-15天范围内逐小时的状态预报。 

业务功能

 

气象数据管理

气象数据管理将遵循统筹管理、集约建设、统一出口、有序供给、充分利用、安全可控原则,提高气象数据质量和配置效率,保障气象数据依法有序流动,激发气象数据应用活力,促进气象数据高水平利用。

气象灾害预警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以下简称预警信号)种类常见分14种,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台风实时展示

台风实时展示是指通过气象卫星和计算机系统对正在形成的台风进行实时跟踪和展示。通过气象卫星,可以实时获取台风的云图和相关数据,如风速、风向、中心气压等。而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将这些数据和云图进行可视化处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出台风的实时动态和变化情况。

地震统计系统

地震统计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震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地震的性质和影响,以及制定地震预警和减灾计划。

观测数据趋势图

气象观测数据趋势图根据具体的气象要素和时间尺度,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

数据导入

气象数据的导入,要结合具体的气象数据格式和平台。

数据导出

结合具体的气象数据格式和平台。以arcgis和Excel为例,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导出气象数据;

气象特征管理

气象特征管理是气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主要涉及对气象特征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检索等操作。通过对气象特征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检索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支持气象监测、预报和分析等工作。

同步日志

同步日志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将气象系统中的日志数据同步到指定的存储位置或数据系统中,以便于对日志数据进行备份、分析和处理。

导入日志

气象系统中导入日志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和事件进行记录和存储,以便于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和故障排查。